日前,教育部部署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推進工作在京展開。在985、211之后,“101計劃”以銳不可當?shù)臍鈩葜匦逻M入高等教育大眾的視野。一直以來,我國辦高等教育都實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基本原則。說到好大學,大家會不約而同想到“985”、“211”,它們是以推進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為主要目標的重點工程。2019年,教育部已明確“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tǒng)籌為“雙一流”建設。2021年,教育部決定在部分高校實施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計劃,簡稱“101計劃”。“101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33所計算機類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基地建設高校為主進行試點;第二階段在全國高校中分類分步進行推廣,并期望對其他學科專業(yè)起到標桿作用。
在計算機的探索基礎上,目前,“101計劃”已擴展至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中藥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九個領域。
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但整體上我國的高等教育呈現(xiàn)出“均值高”、“方差小”的特點,即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掌握方面的平均水平較高,拔尖人才相對較少。折射到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當目光投向“從0到1”的突破時,就會發(fā)現(xiàn)由中國科學家提出來的重大原始發(fā)現(xiàn)、原創(chuàng)理論還遠遠不夠。“101計劃,旨在以課程、教材、教師、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小切口”,牽引解決人才培養(yǎng)“大問題”,帶動實現(xiàn)高等教育改革“強突破”,為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筑牢根基。
教育部統(tǒng)籌,匯聚頂尖高校、頂尖師資、頂尖出版單位等各方資源,以課程、教材、教師和實踐項目等基礎要素建設,帶動教育教學系統(tǒng)改革,“101”計劃工作的重點即推進四個“一流”建設:一流核心課程、一流核心教材、一流核心師資團隊、一流核心實踐項目。
“我們是舉這一行最厲害的老師,做好的教材,一起提高課程建設,最終目的是想提高整個全國的教學質量。”計算機領域“101計劃”工作組組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胡振江表示。實踐證明,“101計劃”試點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已經(jīng)有80多位國內外頂尖專家、50多名院士深度參與,將通過示范輻射帶動更多基礎學科領域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原985高校外,部分特色鮮明的原211高校也強勢入選首批試點名單。

此次工作推進會的召開,更為進一步推進“101計劃”明確了方向,吹響了號角。未來,除目前9大領域外,教育部還將分批次將試點推廣到更多基礎學科和急需緊缺領域,讓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知識為主”轉向“能力為先”,培育一批未來能夠在世界上決定“掰手腕”勝負的拔尖人才,為我國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做出貢獻。